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三易小说网 -> -> 战国求生手册

章节目录 战国求生手册 第4节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第5章

    在看到那诡异的场面后,江宁一连两天晚上没睡好,生怕半夜被人谋财害命了。

    此刻小陛下正在午睡,婤夫人那边也不需要她服侍,这段时间算是属于她自己的。然而江宁不是一个爱玩闹的性子,便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沐浴着阳光。

    阳光暖暖的,落在身上很舒服。江宁不自觉地眯起眼睛,享受着短暂而又悠闲的时光。

    “益,你怎么了?!你快跟阿母说说话啊!”急切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。

    江宁一睁眼便看到一对母子站在门口。母亲一脸焦急却束手无策,而孩子抓着自己的脖子,脸色涨红呼吸困难。她一眼就判断出了小孩儿是被卡住了,再不把东西吐出来迟早会憋死。

    她自然见不得别人死在自己眼前,当机立断采取了急救措施。折腾了几分钟后,随着小孩儿哇的一声一颗枣核落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看来是吃枣的时候卡住了,江宁拍拍手心道,我又造七级浮屠塔了。

    妇人喜极而泣抱着孩子仔细查看,待确定孩子无恙后,对着江宁连连道谢,弄得她都有些无所适从了。外面的声音引起了屋里人的注意。

    睡得迷糊的小陛下更是在瞧见她被人围住后,立刻护在江宁面前,张开手臂像老母鸡护着幼崽一样:“你们对宁要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不得无礼,元春。”赵姬的声音严厉呵斥幼子后,又将目光落在妇人身上,柔声道,“小子失礼,还请见谅。”

    那妇人连连摆手说着没事,又将刚才的事情复述了一遍,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意。

    打那天以后,妇人时常来串门走动,有了她的带动,里中人没有之前那么冷淡了。

    天气渐凉,转眼间便入了秋分。

    然而自长平一役后,赵国折损大量青壮年,致使赵国近几年收成不佳。如今烽火将起,征粮数量只多不少,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这个冬天。

    征粮的车队从门前路过,在碾过石子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哒声,让人莫名地联想到铁蹄踏碎枯骨的画面。

    江宁抬头望向天空深深地叹了口气。她仿佛又一次听到了乌鸦嘲哳难听的声音了。

    下午,里正来了。对方此来没有别的意思,就是专门嘱咐赵姬当心些。

    江宁按照惯例服侍左右。她低垂眼眸坐在赵姬的身后,心中却在想着史书中关于邯郸之战的描述——鏖兵数万,食尸骨柴。

    信都虽远离邯郸主战场,见不到哀鸿遍野的景象,但所受到的影响却丝毫不比被赵卒追杀小。她轻声打断了里正的话:“还请夫人里正见谅,事关安危,宁不得不言。”

    “宁?”小陛下不解地看向她。

    江宁斟酌措辞小心道:“宁是经历过兵祸的,亦见过人无米充饥时的样子。人若是没办法满足温饱,便会化作凶残的兽,心无礼法,眼中只有食物。如今里中因征粮,各户没有充足的余粮,只怕我等的灾祸不远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一股邪风涌入室内,吹得烛光忽明忽暗,惹得人心里发毛。

    “为何?”赵姬声音有些颤抖。

    “怀璧其罪,”江宁的声音变得低沉,脸上浮现出了不属这个年纪的成熟,她道,“夫人,你我还有宁是外来人,本就为人所排斥。若出现饥荒,人为了活命恐怕会铤而走险,杀人取粮。”

    稚嫩的童声,犹如一击重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头。人分亲疏远近,为了活命人会一点点抛弃人性。先是仇人,后是陌生人,再后来就是亲人。

    赵姬不慎碰到了陶杯,杯中的温水洒在地上,倒映着灯火。微风拂过,竟有几分说不出的诡异。

    “里正,为之奈何?”赵姬看向里正。

    而里正则是沉默,若是他手中精壮充足倒也不惧这些。然,此时非彼时,他除了让赵姬母子安分守己待在家中,也无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宁,你有办法对吗?”小陛下的一句话,让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江宁的身上。有相信,有怀疑,但事到如今为了活命,他们都要听听她这个六岁孩子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有。但施行起来会非常麻烦,”江宁深吸一口气说道,“小人需要里正帮忙同大家好好解释。”

    里正沉思片刻,颔首:“可。但女子要讲清楚办法,否则我无法说服大家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不会让里正为难。”江宁轻声道,“我的办法是,先将所有人家的粮食收在一起,每天定时定量。这可以保证在粮尽之前,每个人都能吃上饭。此来可以防止因盗窃抢劫引发的混乱。”

    里正算了一下里中剩下的粮草,似乎并不足够所有人撑到来年秋收。

    江宁宽慰道:“这点里正莫要担心,小人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烦请里正明日再来,我想向里正展示如何将一斤菽(豆子)变成两三斤其他食物。”

    屋内三人俱是惊讶地看向江宁,赵姬更是出言让江宁不要胡闹。

    嬴政却拉着母亲的袖子,说道:“阿母,已入穷巷无法掉头,不如让宁一试,总好过坐以待毙。”

    江宁赞赏地看着嬴政心道,光凭这破釜沉舟的气度,这天下就应该是他的。

    夜里,江宁称好了一斤豆子,泡在了水中,又找来了一块能充当滤布的布。在做好准备工作后,她看着豆子心道,这下全靠你了,要是不成功,那我可惨了。

    “宁,你还没睡?”嬴政走到江宁的身后询问。

    江宁双手托腮瞧着来人:“公子你不也没睡吗?”

    “睡不着。”嬴政坐到江宁的身边,转过头看向她,“你到底有没有把握?”

    “不确定小人能不能成功,您还敢替小人说话。”江宁忍不住地笑道。

    小陛下闻言脸皱成了包子,语气严厉地叫了一声江宁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还请公子见谅。不过事在人为。”江宁歪着头看着外面的星空,“要是不行,我们就带着细软遁入深山避祸。”

    嬴政:“宁你明明可以一开始就这么做的。”

    江宁闻言想了想,说道:“大抵是不忍心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忍心?”嬴政歪着头他不理解江宁的话,于他而言左右不过是赵国人自己的事情,何必掺和其中?

    江宁笑了一下没说话。她就是很同情这些被无辜卷入战争中的平民。她虽然救不了所有人,但能帮到一个是一个。总好过什么都不做,然后在灾难发生后,无病呻吟讲几句空话来得强。

    嬴政嘟着嘴不满道:“总感觉你一肚子的想法,而我什么都不知道。不过,你既然说了,就是有把握的。想做就做喽,失败了,大不了再跑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小陛下的话,江宁扑哧一笑,有谁能想到这般孩子气的话,会是千古一帝说的。她却觉得心头暖暖的,这是她得到的第一个支持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江宁开始制作豆腐。她记性不错,虽然炊具不太符合心意,但至少还能用。

    不少人好奇地围在了外面,尤其是在熬煮豆浆的时候,豆香味更是引来了村里的小孩子们。

    江宁找了几个木碗,散了点行邯郸带来的糖,分给了嬴政三人。

    嬴政试着尝了一小口,转而愣住看向江宁:“宁,你手从哪学的手艺?好喝!”就连一向挑剔的赵姬,也是难得夸了句好喝。

    里正捋着胡须,询问道:“这便是女子所说之物?”他有些担心,光是靠喝的,也不足以过冬。

    “自然不是。”江宁掐算着时间灭了火,又端了碗卤水走到灶台旁边,开始少量多次的向豆浆里加。

    “宁,那是什么?”嬴政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尝尝?”江宁忽起恶作剧的心思。

    小陛下到底还是单纯了,沾了一指卤水放到嘴里,顿时露出了苦瓜脸:“呸呸呸,好咸。宁你往这里加盐水干什么?白白地糟蹋了东西。”

    江宁老神在在:“山人自有安排。”

    在卤水和豆浆充分接触下,豆浆中渐渐浮现出了豆花,江宁扣上盖子等了几分钟。再次开盖,豆花已经与水分离。

    江宁在从赵家带来的簠簋中铺上刚才挤豆渣用的滤布,又将部分豆花放入其中,叠好滤布后将放了块儿洗干净的木板,随后又放上了其他重物压出了多余的水分。大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,一块卤水豆腐就做好了。

    “已经做好了。”江宁切开豆腐,让聚集在院子里的人都尝尝了。

    里正凭借多年的经验断定,若是把釜中的东西都做出来,定会比一斤菽多。他眼睛一亮,里中的百余户或许真的有救了!

    “女子我们现在就要收粮吗?”里正问道。

    江宁:“倒也急不得,此事须细细筹备。”毕竟光靠豆腐也不能减少饥荒。

    “主母,”在外人面前,江宁会注意对赵姬母子的称呼,以免有人从称呼上推断出他们的身份,惹来祸事。

    她快步走到了赵姬面前,提议:“不若将这些做见面礼分给街坊邻居?”

    赵姬自然明白江宁为她创造了融入里中的机会,便点头答应了。

    得了赵姬的允诺后,江宁才转过头对着观望的民众说道:“这些日子承蒙邻里照顾,这些豆腐算是我们主母初来乍到的见面礼了。”

    里正见状立刻顺水推舟,请父老乡亲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。在里正的带动下,早就蠢蠢欲动的人们蜂拥而至。

    而赵姬看着正在分豆腐的江宁,不由得想起了嬴异人对她说过,此子大有作用。如今看来良人当真料事如神!

    而此刻的嬴异人却为了娶亲之事头疼不已。

    第6章

    暮色沉沉,秦公子的书房灯火通明。嬴异人看似是在于吕不韦议事,实则心烦意乱半个字都未曾听进去。

    “公子心有烦忧?”吕不韦出身商贾精通察言观色,一眼便看出嬴异人心中有事。他细细琢磨一番后,心中已经有了七八分猜测。他循循善诱:“公子不妨同我说说,也许我能替您分忧。”

    嬴异人抬眸看向吕不韦,漆黑的眸子里倒映着对方的身影,目光流动之间闪过审视之色,却又在一阵微风中随着涟漪消失不见,让人以为是错觉。他放下竹简,轻声地叹了口气:“果然瞒不过先生。”

    吕不韦面带笑意,眉眼弯弯好似一只狐狸,狡黠却不令人讨厌。

    “今日母亲今天让我与一位韩国公主吃了杯酒。”嬴异人看向吕不韦问道,“先生以为我该如何?”

    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,更何况吕不韦早就摸清楚了事实,他轻声宽慰:“此乃情不得已,夫人会明白的。”

    嬴异人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,又摆了摆手。吕不韦识趣地退出书房,可他心里清楚这位年轻的王位继承人终将会做出令他满意的决定。亲情爱情,在权力面前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罢了。

    他不留痕迹地勾了勾嘴角,隐没在了夜幕之中。

    而在此时赵国境内的一间寒酸的屋子里,江宁正在与里正细细说着她的计划。

    里正:“一人月半锺,里中剩下两百余人,一月便需要一百锺,现在里中剩余七百锺粮草,可够七个月。也就是从现在算起,可支撑到来年三月。但距离来年收获季节,还差三个月。”

    江宁心里清楚,赵国为了备战加大了税收,里中的豆子高粱粟米一类所剩不过三四百锺,而具体算下来,豆子的一扩二也不能支撑众人熬过三个月。

    但这不意味着死路,如今已有石磨可将剩余的小麦脱壳磨面。虽然会有所损耗,但一斤面粉加工成其他食物后,亦能弥补磨面带来的损耗。

    “里正莫急,里中不还存有三百锺的麦。可如法炮制,将其进行研磨成面,再制他物。虽不及菽,但亦能增量。再加上外出捕猎捉鱼腌制,应该够我们撑到来年收粮之时。”

    里正自是知道江宁的能力,他不禁感叹:“若父老可度过此劫,我等必报大恩。”

    “宁不过是为了讨夫人欢心罢了。夫人时常感慨邻里辛苦,想做帮助邻里,说到底宁能想到这个万全之策,全仰赖夫人的一片善心。”江宁连忙把这顶高帽戴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赵姬头上。

    职场大忌,禁止喧宾夺主。而赵姬先是一愣,随后笑容满面地接过了这顶帽子,同里正寒暄了起来。

    江宁也很知趣地退出会客的厅室,她坐在台阶上瞧着天空,心情说不上是好是坏。

    “你看起来不开心。”嬴政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她的身后。

    江宁转过头捏了捏自己的脸颊,反问:“有吗?”

    “少装傻,我看得到。”小陛下坐在她身边询问,“是因为阿母吗?”

    见小陛下误以为自己是被抢了功劳而难过,她扑哧一笑,点了点对方的鼻子:“才不是呢,元春小公子。”

    小陛下捂着鼻子:“大胆,谁准你叫我乳名的。”小陛下是正月生,正月又称元春,异人和赵姬就为其取了这个乳名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